搜    索

新闻动态

新闻集锦 通知公告 国大资讯
跨学科教育下的职场韧性,新国大毕业生展现强劲就业成果
2025-03-06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使毕业生(从左上角顺时针方向)曾意茹、陈筱婷、倪佳傑、睿思、Saashtika Mohan 和 Faruq Khan Bin Hayat Khan 具备了在职业生涯中保持适应性并蓬勃发展的关键素质。这些来自会计、传播、计算机和工程等不同领域的新国大毕业生,及其同龄人在面对全球不确定性时,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就业成果。

在全球不确定性中步入职场或许令人望而生畏,但新加坡国立大学2024届毕业生们凭借新国大的跨学科教育方法和丰富的实践机会,已经从容自信地适应了这一过渡,为迎接未来的职场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通过实习和交流获得更广阔的世界观

对于数据科学与分析专业的毕业生曾意茹 (Micole Chan) 来说,她在新国大的求学之旅为她提供了一片完善并应用专业知识的沃土。以最优荣誉学位毕业的她,如今在一家全球金融机构担任交易分析师,进入了她本科时便怀揣的梦想行业。在工作中,意茹运用数据科学技术开发交易策略,分析金融数据,应用高级模型,并构建量化框架来识别市场机会。

她在同一公司完成的毕业实习为她目前的职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为她赢得了该公司应届生交易项目的全职工作机会。在长达七个月的实习期间,她将新国大学到的数据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交付数据驱动的交易解决方案,进一步加深了她对数据科学在金融市场中作用的理解。

为了增强在专业领域的经验和专业能力,意茹充分利用了新国大的各种机会,例如辅修计算机科学,打下了坚实的编程、统计学和机器学习基础,并掌握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软件工程等专业领域的知识。

意茹还积极参与了多个实习项目以及本地和国际交换项目。这些经历拓宽了她的学术和文化视野,同时使她获得了更广阔的世界观,探索了课程之外的多样化学科。

“我的学业为我提供了职业生涯所需的技术专长、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全球视野。扎实的学业、实践项目和行业参与的融合,让我做好了在职场中茁壮成长的准备。”意茹说道。

严谨课程构建的强大技能组合

陈筱婷 (Chen Hsiao Ting) 以特优荣誉学位毕业于新国大计算机学院,专攻软件工程和多媒体信息检索。目前,她在 Visa 的核心支付开发团队担任软件工程师,参与开发和优化 Visa Resolve Online 这一关键的全球应用程序,帮助提升数百万用户的争议解决能力。

筱婷认为,新国大计算机学院严谨的课程设置为她提供了在科技行业脱颖而出所需的技术专长和软技能。为期四年的课程为她奠定了坚实的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基础,并辅以实践项目和宝贵的实习机会。这些实习磨练了她的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这些对于她当前的工作至关重要。

本科期间的一大亮点是她在北京大学的交流学习经历,在那里她深入学习了文本挖掘、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等课程。这段经历让她接触到了不同的学术环境、学习方法和教学风格,极大地拓宽了她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理解力。

筱婷的求职过程非常紧张,需要同时为技术和行为面试做充分准备。她充分地利用了新国大全面的职业资源,并得到了计算机学院职业咨询团队的指导,特别是在简历写作、职业规划和培养积极心态等方面,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她在面试中的自信心。针对职场动态、领导力和个性发展的专门课程进一步帮助她成功应对了招聘过程。

筱婷说:“通过积极参与新国大的社群,无论是与同龄人交谈、接受教师的指导,还是参加职业研讨会和学生活动,我不仅收获了技术专长,还提升了软技能和行业人脉。新国大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强大的职业支持真正塑造了我的成长历程,赋予了我在 Visa 及其他领域成功的信心和准备。”

凭借毅力和决心战胜挑战

新国大商学院会计学系校友倪佳傑 (Joel Gwey Jia Jie) 在毕业前三个月便开始积极申请工作,并在完成最后一个学期学业的同时,兼顾工作申请的评估和面试。作为本土金融服务公司 Singlife 的管培生,目前他在公司战略部门轮岗,协助制定和执行集团战略,推动业务部门的转型工作。

对于佳傑来说,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是一项来之不易的成就。他来自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小贩,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尽管如此,他怀揣着明确的目标,并从理工学院时期起就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佳傑表示:“我的新国大经历教会了我,无论遇到什么挑战,只要继续努力,我就能够克服它们,实现我的目标。当我在 Singlife 的第一次轮岗中遇到挑战时,我埋头苦干,尽量多学知识,提出问题,不断提升自己。我认为我的第一次轮岗非常成功。”

他回忆起在新国大商学院职业发展办公室 (BizCareers) 顾问的帮助下准备求职面试,顾问指导他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境。他还向有行业经验的商学院教授请教,获取面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问的建议。佳傑发现这些准备让他在小组面试中脱颖而出,最终在毕业后两个月顺利拿到 Singlife 的工作。

佳傑补充道,他在新国大获得的软技能对他从会计背景转入保险行业至关重要。例如,一门商业沟通课程教会了他如何有效地向资深领导人汇报工作,这是他在战略团队的当前角色中经常处理的任务。

将童年热情延续到大学

对于从小就对电子产品充满热情的 Faruq Khan Bin Hayat Khan,在大学攻读工程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他最终以电子工程(特优)荣誉学士学位毕业于新国大,专攻机器人与控制。在本科二年级时,他在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 (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收获颇丰。之后,Faruq 申请了陆路交通管理局的全职职位,目前作为一名工程师,参与设计轨道和公路交通系统的电力供应与系统集成工作。

他对电子产品的浓厚兴趣始于幼年,当时他的父亲教他如何建造和拆卸各种物品,如遥控船和自动植物浇水系统。他的热情也促使他在中学时期加入了机器人俱乐部,并在进入新国大攻读学位之前,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学习电机与电子工程。

Faruq 的本科教育使他具备了获取新信息和概念的技能。“在新国大,我们学习了如何分解复杂的概念,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些是我现在在日常工作中应用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工程课程中获得的技术知识也使我能够更好地掌握工作中遇到的新概念。”Faruq 说。

他还受益于新国大设计与工程学院提供的多学科教育。强调跨学科学习的课程使他能够选修专业以外的课程,包括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和项目管理。

“这种跨学科的方法不仅拓宽了我在各个学科的技能,也让我能够将学到的机械工程知识融入到我的机器人专业中。”Faruq 补充道。

利用跨学科和体验式学习顺利过渡

Saashtika Mohan 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忙碌,但她的旅程充满成就,涵盖了双学位专业和丰富的课外活动参与,如新国大政治协会 (NUS Students’ Political Association) 和哈佛大学亚洲项目。

这位新国大设计与工程学院和国大学院的校友,获得了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创新与设计两个学位。目前,她在美光科技 (Micron Technology) 担任程序与设备工程师,负责优化制造工艺和设备性能,以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

她在最后一个学期参加新国大职业展时,发现了当前职位的招聘信息,并通过现场面试启动了招聘流程,最终在毕业前成功获得了该职位。

以一等荣誉毕业的 Saashtika 表示:“新国大对跨学科教育的承诺是我本科之旅的基石,赋予了我与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员合作的能力。这使我能够拓宽视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国大博学计划 (University Scholars Programme) 以及后来的新加坡国大学院 (NUS College) 提供的体验式学习方法,进一步增强了她与跨职能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使她能够快速适应新挑战。这些经历,加上对批判性思维、创新与设计以及探索专业以外领域的重视,帮助她成功适应并顺利完成了从医疗健康领域到半导体行业新角色的转型。

在工作之外,Saashtika 仍然致力于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作为获得新加坡印度人发展协会卓越奖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她积极参与新加坡印度人发展协会的活动,最近还主持了“让她闪耀”(Let Her Shine) 活动——一个旨在赋能印度社区女性的项目。

通过沉浸式学习和实习机会铺就梦想职业

新国大的四年时光,让睿思 (Rhys Thiagarajan) 这名荣获日本研究(最优)荣誉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获得了宝贵的机会,在学习期间深入了解日本的一切。

睿思通过在京都立命馆大学的四个月学生交换项目和在东京早稻田大学为期一年的留学项目,充分沉浸在日本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中。此外,睿思还加入了新国大日本研究学会的兄弟姐妹计划,协助协调日本学校与新国大之间的学生交换项目。这些活动不仅让他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人互动,还进一步培养了他对日本及日语的浓厚兴趣。

在 Asia Business Creation Pte Ltd 这家专注于东南亚和日本之间商业合作的咨询公司担任分析师的实习经历,也让他在学习和与日本客户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了解了日本企业在新加坡的运作方式。

这些在国内外积累的经验远非小众兴趣,它们极大地增强了睿思的适应能力,拓宽了他的全球视野,并坚定了他在金融行业发展的信心。目前,他在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大通担任保证金与抵押品分析师,负责抵押品管理运营,并管理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地区客户的投资组合。

他表示:“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习让我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新国大跨学科的教育方法也帮助我全面地看待机会和问题。由于我的角色需要频繁与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作,这些技能无疑让我更有信心面对各种任务和挑战。”

新国大毕业生高起薪与强劲就业率

根据2024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新国大毕业生在2024年继续保持高就业率,并获得了更高的起薪。

在2024届的7,382名新国大应届毕业生中,约5,269人参与了此次联合调查;此外,在806名后续追踪的毕业生中,有427名参与了调查。

近九成新国大应届毕业生在考试结束六个月内就业

• 新国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应届毕业生中88.1%在完成最终考试后六个月内就业。
• 会计学和牙科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实现了100%的就业率,而会计学荣誉学位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6.9%,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5.7%。
• 建筑学后续追踪的毕业生中,超过96%在完成期末考试后六个月内就业
• 在17个学位课程的应届毕业生中,超过九成在完成最终考试后的六个月内找到了工作。

新国大毕业生的全职正式工作起薪更高

• 2024年,新国大全职正式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5,101新元,较2023年的4,875新元有所上升。
• 2024年,新国大全职正式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月薪中位数也增加到4,600新元,高于2023年的4,400新元。
• 文学暨社会科学、商学、计算机、牙科、设计与工程、法学、护理学和理学等35个课程的毕业生获得的起薪更高,或者与前一年的毕业生保持相似的高薪水平。
• 文学暨社会科学院以及理学院毕业生的薪资中位数在过去三年中持续增长。



(来源: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