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新闻动态

新闻集锦 通知公告 国大资讯
NUSOne 引领校园新风尚,多元活动与服务学习塑造全面教育体验
2025-03-27

▲在“韩式紫菜饭卷——历史与营养”工作坊中,来自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一名学生正在指导另一名学生制作紫菜包饭。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三早晨,你起床准备上课。整个上午,你专注地坐在屏幕前做笔记,偶尔在教授介绍新术语时与朋友交流。当时钟指向十二点,你收拾好物品,把它们塞进背包,前往最近的食堂就餐。

午餐后,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你并没有前往下一堂课,而是来到一家家庭服务中心,与你过去几周一直辅导的孩子们见面。辅导过程中充满欢声笑语,游戏、测验和双方的投入让这一天圆满结束。而最棒的部分是什么?是你在服务中心的志愿工作还可以计入毕业要求。

这对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许多人选择参与“乐学狮城”(Teach SG) 等项目,为弱势家庭的孩子和青少年提供指导。作为 NUSOne 社区参与活动的一部分,“乐学狮城”旨在通过提供积极榜样和增强学习机会,促进社会流动性和包容性。

NUSOne:拓展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平台

NUSOne 是一项于2024年8月启动的创新计划,旨在拓宽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渠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NUSOne 强调学生活动的价值,培养全面、坚韧且充满活力的个体,助力他们在大学期间及毕业后持续发展。

“Dabble & Discover”(D&D) 系列是 NUSOne 的一个典范,包含从咖啡工作坊到周三下午的学习与游戏工作坊等多种活动。其中,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与 BeyondFST Classroom(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学生社团)以及医学与科学图书馆的 Good Day Café 联合举办的“韩式紫菜饭卷——历史与营养”工作坊尤为突出。参与者们不仅了解了紫菜包饭(用海苔包裹的韩国米饭卷)在韩国文化中的作用、其营养价值及制作方法,还学习如何利用新国大图书馆馆藏发掘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权威资源。

D&D 系列的其他活动,包括体育、艺术、健康和领导力工作坊,也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新兴趣、培养自我意识并发展友谊的机会。

医学院的服务学习创新

除了全方位体验日活动,服务机会也以多种形式融入校园生活。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 (NUS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的“健康、人道主义和领导力”计划为学生提供了课程之外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针对服务匮乏社区的实际干预措施,领导具有真实影响力的服务学习项目。

“青年健康赋能项目”(Project Health Empowerment for Youth) 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协会 (NUS Medical Society) 的一项社区健康倡议,成员包括来自杨潞龄医学院、计算机学院和设计与工程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学生。该项目致力于提高小学生对身心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青年健康赋能项目”健康筛查项目与新加坡扶轮社基金会家庭服务中心的受益者合作开展。从左到右,“青年健康赋能项目”成员分别是:Adeena Ansari, Collin Chu, Shreya Mahesh Menon, Phoon Jing Faye, Mathakanti Mythri, Charmaine Lee, Mirudhula Gnanavelou。

“青年健康赋能项目”成员扮演“哥哥姐姐”的角色,与这些学生的家人、老师和朋友们一起,让他们能够分享平时难以表达的担忧和挑战。迄今为止,项目已成功举办多场工作坊,学生们参与了健康筛查和互动游戏,涵盖饮食、运动、手机使用和环保意识等主题。而前往不同地点的学习,也使得他们之间建立了更加牢固的导师与学员关系。

青年健康赋能项目”创始主任、杨潞龄医学院三年级学生 Collin Chu 分享称,他的灵感来源于“乐学狮城”,他曾在大一时担任该计划的导师。“我们认识到,小学生需要平衡学业和课外活动等多重需求,我们希望‘青年健康赋能项目’能为他们提供实用策略和资源,以养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Collin 说。

“通过‘青年健康赋能项目’,我和团队深刻理解了沟通的重要性,不仅在团队内部沟通,还包括与受益者和社区组织的沟通。因为每位利益相关者都有独特的需求和想法。此外,作为榜样,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对获得被辅导者信任至关重要,尤其是当他们处于人生的早期阶段,需要更多指导和支持时。‘青年健康赋能项目’的经历加强了我们创造积极和可持续影响的决心。”他补充道。

▲与“青年健康赋能项目”成员一同前往滨海堤坝郊游。从左至右:Collin Chu, Mathakanti Mythri, Shreya Mahesh Menon, Mirudhula Gnanavelou, Phoon Jing Faye, Charmaine Lee, Nagarajan Abhijeeth, Nagarajan Aparajith。

SIGNapse:促进医疗领域的无障碍沟通

SIGNapse 是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服务学习倡议。它最初是杨潞龄医学院学生的兴趣小组,现已发展为一个跨越医学、护理学、药剂、牙科学、社会工作学和心理学六个学科的蓬勃发展的项目。自2016年成立以来,SIGNapse 一直致力于为未来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新加坡手语 (Singapore Sign Language) 的基础知识,并加深对聋人文化的理解。SIGNapse 通过结构化学习、沉浸式体验和倡导活动,努力弥合聋人和健听人群之间的沟通鸿沟。

SIGNapse 的核心举措之一是提供新加坡手语课程。与 NUSOne 鼓励课外学习的理念一致,这些课程安排在周三下午,并面向更广泛的国大学生开放。这些课程与国大推动者(一个促进校园无障碍和包容性的学生兴趣小组)合作,并由 Equal Dreams(一家为残疾包容和无障碍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的社会企业)的聋人导师授课,强调语言、身份认同和社会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一次引人入胜的新加坡手语体验研讨会上,参与者与导师合影留念。

此外,SIGNapse 与新加坡聋人协会 (The Singapore Association For The Deaf) 合作举办互动式半日体验工作坊,旨在向参与者介绍聋人文化和沟通方式,讨论聋人身份、包容性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手语实践。SIGNapse 还与新加坡聋人协会合作推出了“换位思考”(In Another Shoes) 视频宣传活动,该活动通过采访与聋人和听力障碍社区密切合作的聋人代表,分享他们的个人故事,突出聋人日常面临的挑战、口译员的关键作用以及医疗环境中包容性沟通的重要性。

全面教育的价值

近一年来,NUSOne 已经对众多学生的大学体验产生显著影响。新加坡国立大学协理教务长王文禄(Wong Mun Loke) 副教授表示:“这些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探索新的兴趣领域,并培养沟通、团队合作和适应能力等生活技能,与学术学习相辅相成。这种更广泛的校园体验也使他们能够拥抱更全面的教育经历,为毕业后做好充分准备。”



(来源: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