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张小阳,是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首届“3+1+1”联合培养项目(以下简称“311项目”)的学生。
2022年,我来到新国大重庆研究院,开始衔接课程的学习
2023年,我被新国大硕士项目录取,前往新加坡攻读硕士学位
2024年,硕士毕业后,我选择留在新国大,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新加坡的盛夏似乎没有尽头。如今,新学年已开启,回看过去的两年,手中的门禁卡默默记录下了我的脚步:3张学生卡(Student Card),1张员工卡(Staff Card),这何尝不是一段独特的“4S”旅程呢?
从311项目出发,在研究院和新国大学习期间使用的4张门禁卡陪伴了我这一路的成长。
一条群消息,一个转折点
如果时光倒流回2022年,我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因为311项目,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当时的我,是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大学期间的成绩似乎还算不错: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五,曾获学院院长奖章“双创之星”、优秀学生奖学金特等奖等,专注于创新创业竞赛后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也取得了一定名次。
正在我忙于保研申请之际,2022年初,新国大重庆研究院面向国内合作院校启动了第一届311项目的招生。这条本可能会和年级群里其他众多通知一样被忽略的消息,却让我走向了保研之外的新方向:出国读研。在准备雅思考试、提交申请材料、参加线下面试后,我成功入选了项目。
同年9月,我走进研究院,领取了属于我的学生卡,就此踏上了这段特别的“4S”旅程。
从0开始的科研之旅:从迷茫到坚定
刚进入研究院时,我感觉周围“大佬”云集,压力很大。有的同学擅长竞赛,有的同学科研经历丰富甚至已发表学术论文,我在大学时参与过的科研训练与他们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幸运的是,研究院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给了我成长的机会。
在毕业设计进行的过程中,研究院提供了各项设施设备支持,我还有幸遇到了新国大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的Tham Chen-Khong教授。他得知我科研基础薄弱后,展现了极大的耐心,鼓励我从基础学起,并不断肯定我的进步。在生活上,教授也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在他的引导下,我逐渐感受到了科研的乐趣,明白了科研不仅是“苦行僧”式的钻研,更是一次有温度的探索。
随着项目的深入,我越发投入。在毕业设计答辩前,我和同伴将我们的成果整理成了一篇论文。虽然首次投稿被拒,但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
我开始思考:或许可以尝试继续攻读博士,进一步挖掘自己的科研潜力,去探索更高层次的学术世界。
所有的顺理成章,都是厚积薄发
读博的决定无疑是一个冒险的选择,因为它意味着我之前为求职而苦练的算法和数据结构题,在博士申请时都派不上用场。然而,我并未退缩。
在硕士的第一个学期,我争分夺秒:上课、跟着Prof Tham参与科研项目、备考GRE、修改并投递论文……在连轴转的节奏中,我终于赶在2024年秋季博士申请截止前完成了所有申请工作,也成功将毕业设计的成果发表了会议论文。
博士申请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一些意料之外的调整和变化,名额的竞争异常激烈。经过层层面试与筛选,最终我应聘到了新国大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的全职助教职位,同时攻读博士。
巧的是,在我应聘助教时,试讲的题目恰好是算法中的“冒泡排序”,并且我现在负责的课程也正是算法与数据结构。没想到曾经为了求职而刷的题,会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助力了我的博士申请与教学工作,也让我再次感慨:所有看似顺理成章的背后,都是厚积薄发。
如今,回看这一路,我仍觉得不可思议: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从那个对科研保持“距离感”的本科生,迈向完成硕士学业后继续深造的研究人员。这些收获,与在研究院期间接受的科研训练密不可分。
从加入311项目,忐忑地踏上跑道迈开步子时,我发现,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奔跑:曾经的积累、研究院搭建的平台,都带给了我充足的底气。在这段旅途中,并肩的伙伴会互相打气、眼前的视野在不断拓展、丰富的资源在全力托举……这些都助推着我的每一步走得更加坚实,在挑战与成长中期待着未来更多的精彩。
大学学习,博观而约取。最后,对有意或已经加入311项目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或许你们也听到过很多次“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但寻找的过程可能并不容易。请一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机会,认真学习、真诚生活。总有一天,付出和积累,都会在不经意间给予回馈,点亮属于你们的“S”hining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