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2024届毕业生黄雨慈入选苏世民学者项目,成为150名受全额资助、负笈清华大学攻读全球事务硕士学位课程的学者之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毕业生再攀新高峰,展现卓越成就,为母校带来荣光。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 (NUS Yong Loo Lin School of Medicine) 校友黄雨慈 (Faye Ng Yu Ci) 获得了极具声望的苏世民学者项目 (Schwarzman Scholars) 研究生奖学金计划的宝贵席位。作为第10届苏世民学者群体中唯一的新加坡籍代表,她让新加坡国旗高高飘扬。本届150名学者来自全球38个国家、105所大学。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领袖将负笈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参加为期一年且全额资助的全球事务硕士学位课程。
苏世民学者通过竞争激烈的申请程序选拔,包括个人陈述、交流环节,以及最终由企业高管、政府领导人、大学校长、非营利组织高层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面试。这些优秀人才以卓越的领导力、品格和正直品质,以及学术能力和智力脱颖而出。他们同时具备同理心和跨文化能力,具有创业精神和动力,并拥有开放的思维和对世界的无限好奇。
从2025年8月开始,学者们将投身于以领导力、全球事务和中国发展为重点的研究生课程。他们将向清华大学以及全球知名大学的顶尖教授学习,同时还能聆听商界、全球公共政策、经济学和国际事务领域杰出高级领导人的讲座。
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还将获得宝贵的导师指导、实习、体验式学习以及职业发展机会,以帮助他们毕业后在各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新晋苏世民学者雨慈于2024年毕业于新国大杨潞龄医学院,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和外科学士学位。她从全球近50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2025-26年度苏世民学者的一员——这是苏世民学者项目10年历史上收到申请人数最多的一届。
新国大杨潞龄医学院院长钟业成 (Chong Yap Seng) 教授评价道:“雨慈身上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深邃的世界观,以及她矢志不渝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始终令我倍感欣慰。她在学术研究、临床创新和医学人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充分彰显了她全方位的卓越才华,她一直激励着她的同龄人和新国大医学院的后辈们不断前行。”
他补充道:“我衷心祝贺她获得此次宝贵机会,通过苏世民学者项目探究那些推动我们这个瞬息万变世界发展的地缘政治因素。同时我相信该项目将培养她未来在公共医疗领域作为临床创新者所肩负的领导角色。她完美地契合了项目的全球视野和跨学科重点——我一直坚信她会被委员会选中。”
掌握平衡:医生、创新者、诗人与舞者作为一名有抱负的临床医生兼创新者,雨慈希望利用技术改造医疗保健,引领医生、工程师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她相信人工智能在增强医疗实践方面的潜力,并致力于通过循证医学开发临床算法。此外,她还致力于利用大数据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以最小的成本开发大规模解决方案。
自医学院毕业以来,雨慈开始担任实习医生,在新加坡公共医疗体系内的医院完成了内科和妇产科的轮转实习。她目前在新加坡一所大型三甲医院的骨科部门担任实习医生,负责监督病房内患者的病情进展,并值班处理医疗紧急情况,实践她的临床决策能力和床边操作技能。
除了临床医生的角色之外,雨慈还热衷于推动医疗创新。她目前是杜克国大医学院医疗创新计划 (Duke-NUS Health Innovator Programme) 的临床研究员,该计划汇集了来自医学、工程和商业领域的跨学科团队,以解决现代医疗保健面临的挑战。雨慈和她的小组成员一起,正在研发一种设备,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实施新型的周边模糊技术,解决儿童近视患病率和进展上升的问题,以应对日益增加的屏幕使用时间。
“我憧憬未来的医疗保健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减少行政工作负担,从而实现更多的患者互动,”雨慈反思道,“当医生就像当消防员,你要一个接一个地救火。通过创新和进取,我能够扩大医疗服务的范围和影响。”
尽管日常工作繁忙,雨慈仍会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和所爱的人,写诗和文章,并通过周末跑步和远足来保持活力。偶尔,她也会以校友的身份回到新国大学生舞蹈团体 NUS Dance Synergy 去跳舞。
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建立终生友谊雨慈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格局和地缘政治发展的兴趣始于她的大学前阶段,当时她是双文化研究学者,选择了“中国研究(中文)”作为 A-Level 课程的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她分别获得了总理书籍奖和李显龙杰出双文化学生奖。
雨慈将在北京参加为期一年的苏世民学者项目。通过置身于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中心,她希望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和体制的复杂性,同时紧跟首都最新的生物技术进展和趋势。
“我希望通过在苏世民学者项目的学习,从内部深入了解中国的医疗系统,借助清华大学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亲身参与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前沿进展,”她分享道。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黄天荫 (Wong Tien Yin) 称赞道:“我非常高兴看到雨慈加入我们清华大学的苏世民学者项目。这个项目竞争非常激烈,只吸纳全球最优秀的学生。雨慈展现出了卓越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力,她拥有激情、活力和好奇心,愿意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以带来积极的改变。”
他认为:“毫无疑问,她将在清华获得宝贵的经验,并能亲身了解中国的医疗系统以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她建立的人脉网络以及她在中国参与开发的潜在解决方案将对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的医疗体系和新加坡患者都大有裨益。”
“凭借我的双语双文化背景,以及作为一名医生对医疗保健的直觉,我希望能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工智能和创新浪潮中乘风破浪。通过奖学金提供的丰富机会,我将努力从系统和政策制定层面以及区域和全球视角获得对医疗保健的更全面和宏观的视野。”雨慈解释说。
雨慈满怀期待,与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志同道合的伙伴相遇,并受到他们的启发。这些伙伴都怀揣着推动积极变革的强烈动力与热情,无论是通过创新、政策制定、艺术还是人文探索。
“我希望在学院里留下终生难忘的回忆和友谊,”雨慈坚信。
(来源: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微信公众号)